云南大象桥体设计
该建筑以2016年5月的“大象共怒”事件为起因进行设计构思,反思大象愤怒且破坏公共服务设施的原因,根据研究人与自然的矛盾以及对行为的干扰等方面,综合考量后进行一个感性的设计,用于解决根本问题。因此,云南大象桥体项目应运而生。对于桥梁概念而言,其本质是分离,形成相对应的分流。但在该项目中,希望桥体能带动人与自然的交流,与大象进行真情实感的互动,桥体本身摆脱交通需求的本质变成是人与自然、人与大象友谊的见证,让人与自然生物彼此相互了解,和谐共生。
行为和活动的安排设定对于如何修复这种关系是极其重要的。通过了解大象与人类行为设计不同互动空间的尺度,在两者舒适的交流空间中进行互动能快速恢复二者的关系。
桥体的设计意向也取自森林,合理选择主要承重的树木、负责解决拉力和支撑的树木并从根本上解决浮标现象。并将其看做成森林中浮在空中的“神圣的光环”。
由于土地的独特性—无限制的通行,极便利的交通条件,使得采取倾斜环形的意向,形成可以俯览高出的制高点,便于远眺和保护村庄(设计与外部环境相融合,其本质是自然的但形式又跳脱出自然)。
人与象的互动具体通过改变互动墙的形态表现在6个方面:
阻止(实体墙阻止大象的冲动)
引诱(提供高处的视野位置不让大象迷失方向)
尝试(低处开放提供食物给大象)
互动(互动墙完全打开)
触摸(移除横档触摸到大象)
信任(扫清障碍人与大象直接接触交流互动)
由此看出项目将交互作为设计的核心目的,通过形成一堵巧妙布置变幻的“墙”,并进行类似与心理实验的游戏。实施墙框的减法来实现人在不同的维度互动的微妙的关系。并将其扩展利用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中,而达到两者相和谐的最终目的。
地址:中国 云南
时间:2016年
功能:基础设施
类型:概念性设计
团队:ZOO建筑设计事务所
设计师:温佳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