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本那水上住宅设计 

在马来西亚,巴瑶族的人们由于历史及其他原因没有国籍,各国政府不允许他们上岸,只能漂流在海上——他们的生活环境极其简陋,生活物资匮乏,因此项目设想建造一座摩天大楼用以帮助他们改善居住环境。基于这个海上生活背景,水平向发展城市十分不易,于是设计者借助摩天大楼的主题,将房屋作为原始模具,建造出五种不同的单元模块,放入海洋完善原先单一的生存模式,创建出属于海中独有的生活方式。在这种方式下房屋模块可以多点建造,城市将竖向发展,旨在为巴瑶族居民打造一个水下的新国度,营造一个理想的生活环境。

 

 
   

 

 

几组孤独的木屋扎根在仙本那浅海的海底,木舟在波浪里上下浮沉。这些木屋的前方是遥远的深邃碧波,后方是眼前却触摸不得的陆地。巴瑶族,这个海上的吉普赛民族,传说里自三百年前开始了无止境的漂泊。

 

陆地放逐他们,他们只能向海洋深处寻找生存的秘密,渐渐地,海洋成为了他们心中的崇敬。既然在陆上没有立足之地,那水下能不能有一个属于巴瑶族的家?于是,项目设想在海洋深处的阴影里为他们建造属于他们自己的国度。

 

设计灵感来源于气体在水下自然形成的囊球——在水下建造时,将球形的房屋作为原始模具,建造出五种不同的单元模块,以巴瑶族传统房屋大小作为一个基本模数,再经过叠加和不同组合之后形成另外四个模数,形成不同功能,在海面建造完成之后推入水下。这样,建筑本身可以不断添加建造,尺度也符合巴瑶族一贯的生活状态。海上依旧是成组的木屋船舶,但是通过木屋的下接通道之后,人们见到的是五种单元模块弹性连接,随海洋起伏运动,渐渐连成一个宏伟的海下国度。

 

 

在海下进行建造,需求一定的技术逻辑,其中氧气、淡水、光线是重要的元素。项目利用了高分子材料从水中采氧的方法结合通风系统进行氧气交换,同时不同类型的高分子材料还可以实现海水的淡化处理。在解决光的问题时,除了采用必要的电能,还引用了光纤传导的方式,将更多自然光引入海下,体现出环保与自然的生活特点,旨在符合水下建造逻辑的同时,为巴瑶族提供宜居和谐的生活空间。

 

地址:马来西亚 沙巴州

时间:2019年

功能社区住宅

类型:概念性设计

团队:ZOO建筑设计事务所

团队成员李若帆 陈富凯 嵇晨阳 徐傲 温佳鑫

(项目说明视频请点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