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红树林公园竞标设计

项目认为景观的真正力量并不意味着用孤立的活动来孵化大面积的绿地生态。而应该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和人类行为来促进生态力量,从而达到最佳的融合。 这里多彩的色彩是活动、活力、文化和新的生活方式,进而形成公园与人类活动的最佳平衡状态下色彩丰富的布局。

 

万物形成都是有相应的规律以及基因,因此这个规律会影响场地的性质 达到合理的克隆甚至进化,通过这样持续的催化形成场地的两个身份形成互补的关系,虽说都是自然,但是各具个性,形成不同的场地风格与城市不同属性活动的归属感。

 

 

整个场地的形态形成过程包含很多人本身身体的潜意识的行为,利用身体的感官去潜移默化的推动生态,使景观被赋予深深的生命力并和共情力,形成一种新的自然模式。场地将具备传播活性的植物按照规则安置在场地当中形成绿化基础,并借助高活力的构筑空间为活动提供场所来吸引人来参与,人的加入增加景观的生命力,形成正向的循环系统构建。

 

 

由此看出项目将人与景观的体验作为设计的核心目的,通过景观的布局方式给体验者带来的不同感官触觉,包括人与景观植被的互动感染所形成的正向循环,都能体现出项目设计的巧思。

 

地址:中国 广东深圳

时间:2020年

功能景观建筑

类型概念性设计

团队:ZOO建筑设计事务所

团队成员雷巍 杨玉冰 于鹏程 王雨婷 刘力源 徐川越 周茜云 谢添 唐婉琪 温佳鑫

 

Current:场地整体中部高,四周地,呈山丘状,场地雨水径流分放,没有形成稳定的雨水汇集区,无法形成稳定的动植物群落。

 

 

Phase1:对场地进行竖向设计,重新整理地形保留原主要地表径流线,在此基础上增加新的地表径流线,增大流域控制面积。

 

 

Phase2:地表径流对周围盐碱土有降解作用,交织的径流线对场地盐碱土充分降解,为场地种植丰富的植物类型提供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