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啸公园 摩天大楼
地址:汤加
时间:2022年
功能:公共建筑 基础设施
类型:概念型设计
团队:张昌盛、李牧纯、王珏、徐菁、张倩、温佳鑫
关键词:防洪 防灾避险 海水净化
人们经常害怕海啸。技术的进步也没有创造出足以抵御海啸的措施。当海啸来临时,人们仍然是无助的。正如,2022年1月14日汤加的火山爆发导致整个环太平洋地区受到海啸的威胁。环太平洋地区与四大板块全部相连,海底波动更加频繁,是世界上海啸发生率最高的地区。
因此,设想在汤加狭长的海岸线前建造一座摩天大楼,以此减少海啸造成的生物和生态破坏。我们利用海啸的边缘波效应,将海啸波提前,利用海中的建筑,在海啸淹没城市之前就消解。
红树林是热带和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的木本植物群落。其根系发达,生长错落有致,拥有绝佳的缓冲海啸效果。摩天大楼的设计灵感就来自于红树林抵抗海啸的原理和机制。摩天大楼由一个个单元组成。它们沿着海岸线形成一个庞大的综合体。每个单元由一个底部支柱和一个顶部多层平台组成。底部支柱由厚厚的混凝土柱组成,形成多孔结构,以消减海啸的巨大力量,而上部平台则有不同的尺寸、高度,它们相互连接,以承载人们的生活。
这座摩天大楼有正常和灾难两种功能状态。在正常状态下,柱子的下端的海平面上,人们可以利用混凝土柱子之间的空间进行潮汐捕鱼,开设水上集市。这里是进行娱乐、聚会和捕鱼的地方。当海啸来袭时,建筑的上层部分则起到了吸收海啸波浪的作用。建筑物的每一层都有一个蓄水池,吸收的水通过柱子输送到地下脱盐区进行处理。正常情况下,地下海水淡化区也能利用潮汐的涨落进行海水淡化和能源转换。因此,我们的解决策略是化腐朽为神奇,顺应海啸,而不是对抗海啸。将海啸的灾难性转化为大自然对人类的礼物。
建筑顶部的露台是一个 "空中花园",人们可以在这里放松和享受。平台上种植了低矮的灌木、花园和蓄水池,以提供一定程度的便利,并消减海啸的威力。当海啸来临时,平台的高处成为一个安全的地方,使其成为人们“观赏”海啸的最佳场所,并以这种轻松的方式减少人们对海啸的恐惧。建筑内部是当地居民进行文化活动的场所,也是举办展览以丰富人们的生活的场所。同时,它也是储存急救用品的场所,以确保人们在灾难发生时有充足的供应。
每根混凝土柱子内部都有一个复杂的结构,可以兼顾水的收集、储存、净化和运输,和人的垂直交通。来自海啸的海水被混凝土柱子收集起来,输送到建筑群地下的底部。然后,水由放置在那里的净化设施进行脱盐处理,通过管道输送到内陆,从而应对在海啸发生后水资源的匮乏。
设计说明文字来源:设计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