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翻转土楼高层设计

土楼是中国福建省的一种传统民居形式,由于其建造时的防御特性,在今天的社会上看来不免有些封闭:在土楼的建筑语言里,土墙阻挡了居民与自然的沟通,星罗棋布的梯田围绕在土楼外,可望而不可触摸。为了重塑土楼的内外关系,项目试图引入新的材料和结构,在原土楼的基础上建造高层建筑,使得自下往上的居住区逐渐由被墙阻隔变化为面朝山川,上部透明的外观也能和谐地融入自然景观中。项目在垂直高度上记录了内外空间逐渐变化的颠倒过程,并重新定义内部和外部空间关系。动态生长的摩天“土楼”仿佛连接了天与地,彰显出天、地、人合一的宏伟境界。

 

 

 

 

 

 

 

 

福建土楼自唐以来便是我国的传统民居,它最初是为了防御而建造,是闽南地区 “外寇之出入,蟊贼之内讧”的特殊社会环境的产物,同时建筑形式与当地人的农耕活动和祭祖活动密切相关。

 

土楼的外墙成为空间的边界,它面对着外部的危险,为内部的日常起居活动提供庇护。然而从当今包容开放的视角来看,由于“抵御外族”的功能不再是必要的,其中厚重而封闭的内部空间不免显得有些固步自封。这些土墙挡住了内外沟通,阻隔了人与自然、人与外界的交流,失去了对于使用者原本的意义。

 

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项目试图在原有土楼的基础上建造一座高层建筑,并逐渐扭转内外部关系,让建筑的垂直高度记录由内而外翻转的过程。新建筑建在原来的土楼上,新建筑的外墙从原来的夯土墙向上延伸。“翻转”的过程中墙体逐渐过渡到薄梁柱,材料也从沉重的夯土过渡到轻的现代钢柱,同时从底部到顶部窗户逐渐增大。内部庭院也在延伸的过程中从透明向上到不透明和坚实,逐渐成为新建筑的圆柱形结构。通过外部夯土墙和内部柱廊的变化,将原有的内部空间由下往上逐渐转化为外部空间,原有空间的内外关系被取代。

 

从下往上,居住区逐渐由原来的躲在墙后转向向外开放,面向山川。上部透明的外观将自然景观带入其中。住宅区的上部种有梯田,顶部建有开放的祠堂,人们的生活场景、祭祀活动和农耕活动都在建筑中展现出来。曾经死板的内外生活模式通过“翻转”又重新集合在了新建筑之中,隐于自然并与天地相融。

 

 

地址:中国 福建

时间:2020年

功能公共建筑 商业建筑

类型:概念性设计

团队:ZOO建筑设计事务所

团队成员:蒋东霖 麻新悦 戴明琪 田绍弘 朱逸龙 岳开云 温佳鑫

项目说明视频请点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