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海上医院设计

于医生和病人流线完全分离这样的特殊流线,我们特意设置了医生与病人之间的交互空间,类似于银行的柜台或者是一些为了安全起见故意设置隔离的场所,尽可能地减少了医生与病人的肢体以及空气接触,保障了医生的安全,是本建筑的一处特殊点。

 

在模块化单体的设计中,我们采用了三角函数中最常见的三个角度:30度、45度以及60度。按照马可可社区房屋构造的尺寸计算出了三种基本的模块尺寸。并在这三种基本模块的基础上将模块拉伸、几种模块相互叠加、错位,形成了种类更加丰富的新的模块。按照不同角度的层高布置了不同功能的平面。医生拥有在核心筒内的专享空间。分为各位医生的共享空间以及医生独享的生活空间。我们在共享的活动空间中布置了大中庭并种植了绿植,在不同的层高分设不同的功能空间,比如咖啡厅、健身房、或者是供医生相互交流学习的互动空间。医生的居住空间满足医生日常的生活,布置基本遵循LOFT户型的原则。

 

 

 

 

 

 

 

 

 

2020年是传染病肆虐整个地球的年份,新冠肺炎的爆发使得2020年的开端蒙上了一层抹不去的阴影。即便目前中国已经有效控制了疫情的散播,其他许多国家仍然开始或者正在遭受着疫情的折磨。截止3月,新冠肺炎在全球100多个国家陆续蔓延并呈现不断扩大的严重态势。

目前,全球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超过72万例,医院这一场所已成为人类抗击病毒的重要战场。受此影响,医院这一生命摆渡地处于急速加建之中。酒店,体育馆,学校等公共场所纷纷充当着隔离点,医疗点的角色。医院环境建设的可能性也因此不断增加。

 

如果不是因为疫情,医院是一个鲜有人提及也不愿提及的场所。我们选择的场地是极端的——生存环境恶劣的水上贫民窟,基础建设基本为零,疾病肆虐、却无人问津。我们试图建立的建筑又是另一个极端——诞生于水中,矗立在中央,无限螺旋上升,指向洁白与圣洁。

 

位于尼日利亚拉各斯的马可可社区是世界上最大的海上贫民窟。有着非洲威尼斯之称马可可社区最初始于渔民的生产便利,而今成为接纳大量非法移民和无法负担陆地上生活成本的穷人的珍贵土壤。

 

马可可社区是非洲城市化进程中一个非常极端的案例。这里没有传统的公路,没有土地,也没有现代化的建筑,却发展成了拥有20多万人的海上贫民窟,这里的每一间小木房里都挤着六到十个人,但是这些人一直被政府忽视,在官方地图上,尼日尼亚沿海一带都是无人区,包括马可可社区在内。

 

由于没有排污系统,大部分污水废水直接排入这片水域,导致马可可恶臭熏天,细菌以及各种传染病导致死亡的事例几乎每天都有,当地缺乏最基础的医疗设施。同时,糟糕的水质也影响着捕鱼为生的当地居民的工作与生活,马可可大多数的居民面临着失业的困境,但城内早已人满为患无处可去。为了解决居民最基本的生存问题,我们期望在此处建造一座能够解决贫穷和疾病的摩天大楼,因此医院和市场的综合体由此诞生。

 

在疾病肆虐的贫民窟中,一座洁白的医院不仅仅起到治愈身疾病的作用,更是慰藉居民的精神支撑。我们通过从马可可社区这样一个特殊的水上社区提取当地的基本元素,组成不同形式的模块,通过挂件的方式组成了这样一座属于马可可社区独有的摩天大楼。

 

由于医院尤其是传染病医院的特殊性,我们将医生流线与病人流线完全分离,医生在内拥有属于自己的核心筒,而病人在外享有更多的阳光。为了凸显希望的主题,我们将建筑做成双螺旋的形式,力图突出医院拯救生命的崇高性以及整座建筑为地区带来的积极意义。

 

 

 

 

 

地址尼日利亚 拉各斯

时间:2020年

功能公共建筑 医疗建筑

类型:概念性设计

团队:ZOO建筑设计事务所

团队成员金苑 张梦凡 王资涵 朱宇豪 温佳鑫

 

(项目说明视频请点击观看)